
原標題:人民日報人民論壇: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二〇二一,昂首邁步新徵程③
時間見證成長,奮鬥定義時光。剛剛過去的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用眾志成城、堅忍不拔書寫了抗疫史詩。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中指出:“從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從科研人員到社區工作者,從志願者到工程建設者,從古稀老人到‘90後’、‘00後’青年一代,無數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將涓滴之力匯聚成磅礴偉力,構築起守護生命的銅牆鐵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90後”“00後”義無反顧衝鋒在抗疫第一線,讓世人見證了敢於擔當、甘於奉獻的青春力量。
於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在脱貧攻堅戰場上,在科技創新各領域,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廣大青年燃燒青春、勇挑重擔,保持着朝氣蓬勃的英姿。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青年一代衝鋒在前,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就有1.2萬多名是“90後”,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後”甚至“00後”;“嫦娥五號”探月取壤的征程上,“80後”“90後”已經成為託舉“嫦娥”的中堅力量,擎起了中國航天的未來。挺身而出的青春擔當,開拓創新的青春智慧,腳踏實地的青春奉獻,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奮勇爭先的羣像。
曾經有人説,“90後”“00後”是嬌滴滴的一代,是“長不大的孩子”,但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青年人奮鬥的身影成為亮麗的風景,青年人火熱的幹勁振奮人心。開山島上的年輕人接過守島接力棒,用青春奮鬥續寫愛國奉獻的嶄新篇章;紮根農村的扶貧幹部把“辦公室”搬到田間地頭,用堅定腳步丈量脱貧攻堅之路;在故宮博物院深耕的年輕人,以匠心獨運的創造,讓古老的紫禁城煥發新的活力……各行各業的青年把理想和抱負熔鑄於腳踏實地的奮鬥,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也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不斷注入正能量。
時間長河奔騰不息,現在,我們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乘勢而上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做好開局起步的工作,應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實現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都離不開艱苦奮鬥的精神、中流擊水的勁頭。作為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廣大青年應當堅定“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的勇氣和信念,踔厲風發、志存高遠、攻堅克難,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同億萬人民一道,在矢志奮鬥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如今的青年一代,既面臨着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時代機遇,也肩負着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以夢為馬、珍惜韶華,用奮鬥書寫無悔青春,才能讓理想信念在創業奮鬥中昇華,讓青春在拼搏奮鬥中閃光!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4日 04 版)
挺身而出的青春擔當,開拓創新的青春智慧,腳踏實地的青春奉獻,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奮勇爭先的羣像。開山島上的年輕人接過守島接力棒,用青春奮鬥續寫愛國奉獻的嶄新篇章;以夢為馬、珍惜韶華,用奮鬥書寫無悔青春,才能讓理想信念在創業奮鬥中昇華,讓青春在拼...
原標題: 「央廣網評」築牢農村疫情防控網 過一個健康年、幸福年
攜犬隻乘坐小型出租汽車的,須徵得駕駛人同意,併為犬隻戴嘴套或者懷抱;在機關、學校、醫療機構、集體宿舍等不適宜養犬的區域內養犬或攜犬隻進入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2019年7月,浙江路某小區發生一起高空墜物事件,一把電錘從31樓陽台落下,險些砸中樓下一對母子。隨後,民警對周邊住户進行走訪調查,最終確認,校先生的汽車受損,是5樓一户居民家的3歲小孩高空拋物所致,且該名兒童此前也曾往樓下扔過物品,所幸無人員受傷...
然而,噪音擾民問題作為一種現代“城市病”,卻沒有得到根治。執法人員手中也有了更多治理噪音污染的法律武器。條例規定,單位、個人進行房屋室內裝飾裝修應當文明施工,遵守物業管理人或者居(村)民委員會限制作業時間的具體規定,並採取有效措施減輕、避免...
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條例》理順了文明行為促進工作的工作機制,明確了文明行為的基本規範,彰顯了文明行為的倡導與鼓勵,加強了文明行為工作的監督檢查,明確了對不文明行為處罰的法律責任,規定了參照適用條款,目的是以法律“硬制度”,促...
第六章 附則 第五十四條 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十堰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按照市人民政府賦予的管理權限對轄區內的文明行為促進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1、凡本網註明"來源:竹溪新聞網"、"來源:竹溪論壇"或"來源:今日竹溪"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竹溪縣融媒體中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者,竹溪縣委機關雜誌社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竹溪新聞網註明"來源:XXX(非竹溪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佈,可與本網聯繫,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719-2729868 0719-2722699